” 琉暢藝術彩雲易散琉璃脆 繞梁之音傳千年“
源自兩千年前的珍稀尊貴
公元前202年,歷史上迎來華夏文明的西漢時期,在這個中華文化璀璨輝煌的朝代,孕育出前所未見且具極高藝術價值的文物-琉璃編磬。琉璃編磬出土於西漢江都王-劉非陵寢,這項以22件琉璃材質製成的編磬,如同青白玉般晶瑩剔透、光彩奪目,不僅改寫了琉璃製造史,更是發現最早以復合材質製作的樂器,成為目前歷史上所知唯一以琉璃打造的珍稀樂器。
琉璃編磬的制程繁復、成功率低,可見當時藝術水平極高;復合材質且兼具聲學的運用,更是劃時代的創舉,如此珍貴獨特的琉璃藝品,只被皇室身分之人所擁有。這一富含歷史文化底蘊的文物,深深影響著每一件琉暢藝術的創作,亦是琉暢藝術背後的精神所在。
“ 琉暢藝術作品可以清淨剔透,可以旖旎千色,叩擊清脆有力吸納華彩又純淨透明,化身萬象卻又空靈寧靜 ”
呈現極致的情感音韻
自創立以來,琉暢藝術堅持以琉璃脫蠟鑄造法(pâte-de-verre),創作出巧奪天工的琉璃音樂藝術傑作。脫蠟鑄造法是琉璃藝術的創作技法之一,根據目前出土的文物證明,在漢代就已嫻熟這個技術,但漢朝以後就失傳了,直至近代才得以重現延續。脫蠟鑄造法在其主要的過程中,所需的耐火石膏模是經由蠟膜加熱後脫除取得,再經由琉璃原料鑄造而成。困難度高的脫蠟鑄造法工序十分複雜,從蘊釀、脫臘至燒結的過程,需經過數十道工序方能完成,一模一件、手工製作;專注毅力與耐心乃至漫長時日的等候,遂使琉璃成為一種浪漫、甜美、堅毅與等待融合的情感藝術。
東方古典音樂歷史悠久、源遠流長,是文化與精神寄託的表現形式,也是文化的認同與自豪。琉暢藝術選以琉璃為主要媒材,並昇華傳統音樂發聲原理,使作品呈現出精緻細膩、清透流暢的絕美音韻。

“ 琉暢藝術以古典觀照當代 為歷史文化藝術寫下了新的扉頁 ”
藝術久遠恆價值
琉暢藝術以創新的哲學與觀點,為藝術帶來革新性的突破,並以此作為創作堅持的理念與標誌。經過無數的嘗試,高創作難度加上繁復的日以繼夜,終於成就出舉世無雙的琉璃音樂藝術創作,奠定了恆久與世代傳承價值。如今,琉暢藝術將延續品牌精神,持續為東方音樂藝術注入新的生命價值,不斷創作精美絕倫與無法超越的藝術作品;同時將東方音樂藝術發揚至世界各地,讓世界看到東方音樂藝術之美。
